手镯:象征吉祥与祝福(手镯的由来,寓意及功效是什么)
1895
2023-08-26
姜姓有哪些分支?为什么会有改姓的现象?并没有改姓,前面提到的102个是氏,古人的姓氏分为姓和氏两种姓是大的类别,氏是姓的分支当一个姓的分支定居到另一个地方时,会采用新的氏作为该分支的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不再分割,氏就成为了姓。
姜氏的分支包括吕氏、丘氏、许氏、章氏、谢氏、齐氏、高氏、芦氏、卢氏、崔氏、甫申氏、纪氏、许氏、向氏等等古代的姓其实只有几个,如姬姓、姜姓、妫姓等,其他都是这几个姓分化出来的氏例如郑氏、周氏都源于姬姓中国超过70%的姓氏源于姬姓,约20%源于姜姓,其他姓氏的比例较小。
姬姓是轩辕黄帝的姓,而姜姓是神农炎帝的姓,因此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为什么姜姓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姜姓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姜氏部落在古代中国,部落制度非常盛行,姜氏部落是其中之一据说,姜氏部落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由神农氏后裔姜子牙建立。
从那以后,姜氏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姜姓这个氏族姜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和重要的地位姜姓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姜尚、战国时期的姜子牙以及唐朝的姜夔等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中,姜姓也排名靠前。
姜氏的人口数量是多少?据统计,当代姜姓的人口已经超过460万人,位居全国姓氏排名第50位,约占全国人口的0.37%在过去的600年中,姜姓人口从25万人增长到了超过460万人,增长了超过18倍,远超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姜姓的人属于哪个民族?姜姓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尊贵的姓氏之一,因为姜姓后代是真正的炎黄子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就是姜姓的得姓始祖根据传说,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因此以姜为姓。
这种说法在《世本》、《元和姓氏》、《说文解字》、《帝王世纪》、《新唐书》、《水经注》、《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甚至姜姓与黄帝也有一定的联系先秦《国语·晋语》中提到:“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既然炎帝和黄帝是亲兄弟,除了姬姓之外,还有哪个姓氏可以与姜姓媲美呢?至今流传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之一,只是因为宋朝当时的皇帝姓赵,并不能说明赵姓比姜姓更古老、更显赫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既有人将其他姓氏改为姜姓,也有姜姓改为其他姓氏。
据记载,唐代上元时期,有姓桓的人改姓为姜《宋书·吐谷浑》中记载,宋时有羌族人改姓为姜关于清满八旗姜佳氏及其他民族的问题,应该修改为姜姓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
夏商之时申、吕或枝遮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姜姓,从其封姓,故曰吕尚”这段文字说明了炎帝的后裔伯夷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建立了吕国,再次被赐予姜姓,以续承炎帝的香火春秋时期,炎帝的后裔姜尚(字子牙)建立了齐国。
姜氏后裔还建立了申国、许国等诸侯国申国原居于今陕西、山西之间;许国位于今河南昌东;齐国的都城建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部落是古戎人的一个支系,以姜姓为姓,也被称为姜戎,最初居住在瓜州(今甘肃省敦煌西),后来逐渐向东迁移,公元前638年迁至晋南,成为晋国的一部分。
到了汉代,居住在今山东、河南地区的姜氏已经发展成为关东地区的豪族西汉时期,作为大族的姜氏迁居到了关中地区,之后定居于天水(今属甘肃),还有一部分迁徙到了江苏、四川等地唐代时期,出现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的姜氏。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些姓姜的人为了逃避战乱而从中原迁居到江南各地目前,已经在天津、河北青县、江苏泰州、江苏扬中、浙江余媱、浙江奉化、浙江象山、浙江兰溪、浙江常山、安徽桐城、福建漳州、江西南昌、山东昌邑、山东金乡、山东烟台、湖南宁乡、湖南长沙等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姜氏族谱。
需要指出的是,姜姓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尤其在山东省人口中占比更高,约占全国汉族姜姓人口的13%山东的姜姓人口不仅众多,而且历史悠久,齐、许、申、吕、姜姓在山东都有后继者,其中尤以齐姜姓最为古老,而且历史上很少有迁徙。
在夏商时代,曲阜有神农之姜,章丘有邰氏之姜,济阳有逄氏之姜,费县有许氏之姜,莒县有杞氏之姜等到了春秋时代,临淄有齐姜,寿光有纪姜,莱芜、昌乐等地有莱姜,安邱有淳于姜,苍山有向姜等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姜姓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0位的大姓,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大族系。
根据张化霖先生的文章,在《百家姓》中的507个姓氏中,姜姓就有46个其中同姓族的有:姜、吕、申、许、齐、纪、柴、赖、充、郦、逄、连、向、国、文、左、骆、申屠等;以祖名、谥号、封地、采邑为姓的有:丁、丘、高、崔、卢、章、谷、聂、尚、焦、盖、查(楂)、庆、柯、饶、景、浦、厉、谢等。
其他因素而得姓的有:强、斜、贺等这些姓氏在齐国故城周围、临淄地区仍然存在2003年临淄区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崔、姜、吕、丁、卢、左、邱、纪、齐、焦、聂、贺、向、柴、尚、厉、章、逄、晏、封、饶、许、高、谢、谷、骆、薄、文、连、桓、郦、檀、淳于等。
这就是上有炎帝,后有伯夷、姜尚、姜维(三国时期蜀国著名战将)、姜夔(南宋词人和音乐家)等代有显官、辈有人出的古老的姜姓这就是一个绵延了数千年、遍布海内外的“名门望族”天下姓姜者,包括鄙人,在感情上、心理上莫不以炎帝传人而为荣。
感情归感情,历史归历史如上所述,历史上屡有外姓改为姜姓的事情可见,如果把天下所有姜姓都归为炎帝后裔,就有点牵强了而且,自古以来,姜姓来源就有不同说法《说文》释“姜”云:“神农处姜水,因以为姓,以女,羊声”。
炎帝居于姜水,始姓姜,这种说法当然最普遍,也乐为姜姓后裔所接受但近代学者章炳麟认为:“羌者,姜也”姜姓出自古代的羌人,这种观点在学者中相当普遍羌人,何许人也?羌人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前年的古羌人。
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称之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
”实际,“姜”、“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称之“姜”,为族名称之“羌”就是说,姜姓最早可能是来自北方或西北的游牧民族姜姓氏是否具有贵族血统?姜姓氏具有贵族血统姜氏源于炎帝神农氏,其姓氏起源于姜水之地姜子牙是封神榜中的嫡系传人,他在周王朝的辅佐有着卓越的功绩,因此获得了吕姓的封号。
后来吕姓和姜姓的宗族大部分都有相同的根源从这两个姓氏发展演变而来的,有64个单姓和38个复姓姜姓是贵族姓氏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